FM96.1 | FM96.9 | AM1400 | 廣告諮詢:888-848-7388
  • 歷史節目回顧
  • FM96.1 網路同步直播時段
  • 關於我們
簡體
正體
希望之聲 - FM96.1 灣區台
  • 首頁
  • 新聞
    • 灣區新聞
    • 熱點節目
    • 新聞快訊
    • 方偉時間 (廣播版)
  • 理財
    • 每日財經快報
  • 汽車
  • 家居
  • 教育
  • 健康
  • 法律
  • 科技
    • 科技快訊
  • 文史
  • 社區
  • 電台節目
    • 新聞看點
    • 晨間新聞
    • 熱點大家談
    • 走入美國
    • 生活百分百
    • 每日餐桌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理財生財
    • 理財有道
    • 後院小天地
    • 教育專家在線
    • 名醫胡乃文
    • 我愛你家
    • 本週財經看點
    • 空中律師樓
    • 明醫說案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希望之聲 - FM96.1 灣區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閒情偶寄——飲饌篇,李漁(清)讀後分享(二)

2021-01-06
類別: 家居
希望之聲 - FM96.1 灣區台
希望之聲 - FM96.1 灣區台
閒情偶寄——飲饌篇,李漁(清)讀後分享(二)
00:00 /
RSS Feed
Share
Link
Embed

【希望之聲2021年1月6日】(主持人:大山)節目時長:5分22秒

◇ 節目提要

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山,今天我來繼續給大家分享閒情偶記飲饌篇的第二部分,谷食。稻穀的谷,食品的食。在這一篇裡,作者李漁給我們分享了他對粥飯,湯,糕餅,面,粉這五種主食的心得。我們先來看看谷食篇的粥飯這一部分,作者講到,」粥飯兩種食物為家常日用所需,其中的竅門,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就不越俎代庖地說教了。其中關鍵無非就是水量適宜,米要煮熟。煮飯不可夾生,煮粥不要糊底。水米的比例不可以隨意增減。」這裡大山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在網上有一個廚師做了很詳細的測試,就是不同的米用不同烹飪方式,需要加多少水。對於我們常吃的大米,如果使用在烹飪過程中水分基本不會散失的電飯鍋,則要求水米體積比例為1比1,如果您觀察您家的電飯鍋煮飯時會有很多蒸汽跑出來,則需要改成1比1.1到1.2之間。回到書中來,作者在煮飯的最後一段,提到了一個做飯的秘方,「宴請客人吃的飯,必然比家常所吃的稍微精緻一點兒。用什麼方法呢?。。。預先準備一盅花露,等飯剛熟就澆上去,澆上後稍微燜一下,攪拌均勻後盛到碗裡。。。花露用薔薇、香櫞、桂花三種最好。。。它們的香味與穀物本來的香味差不多,使人難辨,所以用它們。」當然了,現在找這些花的花露很困難,大山有試驗過用超市買的干桂花一勺,加上一點滾水,拋出的桂花茶過濾倒入剛煮好的飯裡,拌勻。那個滋味,怎麼說呢?只有吃的人知道。聽眾朋友們不妨也去試一試。

下一章節,作者談到了湯,」湯即羹的別名。名之為羹,文雅而近古風。。。好像它是專為宴客而設的。殊不知羹這種食物,總與飯相聯繫。有飯就應有羹,無羹則飯不能下嚥,做羹用來下飯,乃是圖節儉的辦法,不是崇尚奢靡的辦法。。。「下飯」二字,有人說指菜餚而言,我說:不然。菜餚乃是滯飯的東西,而不是下飯的東西。吃飯的人見美餚在前,筷子遲疑不下,不是滯飯的東西是什麼?飯猶如舟,羹猶如水;舟在河灘,沒有水不能下,與飯在喉間,沒有湯不能下,情況是一樣的。而且按照養生之法,食物貴在能夠消化;飯得羹之助而立即消化,這道理容易明白。所以善於養生的人,吃飯不可無羹;善於操持家務的人,吃飯也不可無羹。宴請賓客而為節省饌餚考慮,不可無羹。。。因此寧可食無菜,不可飯無湯。有湯下飯,即使沒有小菜,也可以使人吃得痛快淋漓;無湯下飯,即使美味佳餚滿桌,也有時吃不下去。我作為一介赤貧之士,而養五十口之家,有飢餓的時候而沒有挨餓的日子,遵循的就是這個道理。「作者這個觀點,大山本人是很贊同的,除了它真的能起到節約糧食的作用之外,也符合養生之道。現在有一種節食方法就是飯前先喝一碗湯,可以減少主食的攝入。同時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所以有熱湯吃飯,實在是一舉三得的好方法。

最後大山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作者對麵食的觀察」通常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麵。如果南方人吃麵,則是手擀面居多。而且會把油鹽醬醋等佐料,都下在麵湯之中,湯有味而面無味,人所重視的不在面而在湯,這與不曾吃麵是一樣的。作者自己做麵條,則把各種佐料都放在面裡邊,這樣,面五味俱全而獨有湯是清的,照這樣吃,才是吃麵,不是喝湯。。。」之前大山有嘗試自己製作魚面,就是用魚肉和麵粉一起做成手擀面,那個味道的確是鮮美一些,只是這類做法比較麻煩,只能自己做給自己品嚐一兩次罷了。

好了,今天對於谷食的分享就到這裡,下一期大山會給大家分享飲饌篇的最後一章,肉食篇。

標籤: 每日餐桌
分享Tweet
沉默呼聲 沉默呼聲 沉默呼聲
ADVERTISEMENT

相關文章

如何移植藍莓和葡萄?
家居

如何移植藍莓和葡萄?

2023-06-01
灣區現在買房投資,什麼樣的房型可能會帶來高回報?
家居

灣區現在買房投資,什麼樣的房型可能會帶來高回報?

2023-05-30
美國戶外烤肉傳統介紹
家居

美國戶外烤肉傳統介紹

2023-05-27

按主題瀏覽

丁悅 (1934) 中共 (182) 俄羅斯 (206) 元成 (672) 加州 (238) 千瑞 (324) 名醫胡乃文熱線 (247) 唐韻 (2728) 天南海北話汽車 (498) 子涵 (1091) 家庭教育 (314) 小編話科技 (221) 後院小天地 (370) 我愛你家 (267) 拜登 (201) 教育雜誌 (181) 文君 (341) 新聞快訊 (1069) 新聞看點 (2086) 方偉 (929) 方偉時間 (228) 明醫說案 (309) 時事焦點 (270) 晨間新聞 (1275) 李進 (474) 東海 (280) 每日餐桌 (1677) 灣區新聞 (812) 熱點大家談 (747) 熱點節目 (2925) 理財有道 (207) 理財生財 (661) 空中律師樓 (270) 美國 (230) 良醫妙藥 (316) 董偉 (356) 藍青 (223) 購物好幫手 (377) 走入美國 (459) 鄧梅 (726) 陳萱 (245) 雪莉 (456) 馨恬 (780) 高潔 (752) 齊月 (365)
  • 熱門
  • 評論
  • 最新
大華超市Oakridge新店開幕 創始人之子揭秘起名来由

大華超市Oakridge新店開幕 創始人之子揭秘起名来由

2022-03-29
檸檬為何開花不長葉?如何調節土壤酸鹼度?

檸檬為何開花不長葉?如何調節土壤酸鹼度?

2023-05-25
章天亮教授專題演講暨「中華文明史」新書見面會

章天亮教授專題演講暨「中華文明史」新書見面會

2022-07-21
新一代信息、影視綜合平台 “乾淨世界”問世

新一代信息、影視綜合平台 “乾淨世界”問世

2022-06-24
飛天藝術學院舞蹈班及音樂班招生通知 飛天大學音樂系招生通知

飛天藝術學院舞蹈班及音樂班招生通知 飛天大學音樂系招生通知

2022-04-08
好消息!「2023年海外青年英語服務營」啟動報名

好消息!「2023年海外青年英語服務營」啟動報名

2023-03-21
南加州預計將迎來第四個最繁忙陣亡將士紀念日

PG&E就Zogg火災與Shasta縣檢察官達成和解協議

2023-06-01
白宫COVID检测试剂盒网站启动 免费开放预订 【晨間新聞】

俄国内讧升级 瓦格纳首领呼吁调查俄国国防高官【晨间新闻】

2023-06-01
如何移植藍莓和葡萄?

如何移植藍莓和葡萄?

2023-06-01
華人雕塑家新作「鐵鍊女」紀念六四   籲終結紅牆下的罪惡人人有責

華人雕塑家新作「鐵鍊女」紀念六四 籲終結紅牆下的罪惡人人有責

2023-06-01
聖克拉拉縣和聖荷西無家可歸者人數略有下降

聖克拉拉縣和聖荷西無家可歸者人數略有下降

2023-06-01
美國人買黃金成了避險第二首選

美國人買黃金成了避險第二首選

2023-06-01

關於舊金山灣區之聲 – 希望之聲

我們的宗旨是提升您的生活品質,為您介紹最具價值的生活資訊,幫助您更加了解美國、了解灣區,更好地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分類

Uncategorized (4) 健康 (959) 家居 (2884) 推薦活動 (69) 教育 (565) 文史 (25) 新聞 (8567) 汽車 (502) 法律 (340) 灣區活動資訊 (24) 理財 (1165) 社區 (94) 科技 (865)

電台節目

  • 天南海北話汽車
  • 我愛你家
  • 後院小天地
  • 新聞看點
  • 方偉時間
  • 明醫說案
  • 本週財經看點
  • 每日餐桌
  • 理財生財
  • 空中律師樓

最新視頻

美國親共僑領 對上FBI槍口準星

美國親共僑領 對上FBI槍口準星

2023-05-30
  • 歷史節目回顧
  • FM96.1 網路同步直播時段
  • 關於我們
  • 簡體
  • 正體

© 2022 舊金山灣區之聲 – 希望之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新聞
  • 理財
  • 汽車
  • 家居
  • 教育
  • 健康
  • 法律
  • 科技
  • 文史
  • 社區
  • 語言:正體
  • 語言:簡體

© 2022 舊金山灣區之聲 – 希望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