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中東之行為什麼成了一次恥辱之行
美國總統拜登7月20日表示,他預計在十天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對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一事,拜登回應說,軍方認為此時訪台不是好主意。

這一番表態引來海外眾多評論,也可以想見,此刻大陸的粉紅們又進入一種再次消滅美帝國主義野心狼的亢奮中,也可以想見臺灣的朋友們多少會感到一種沮喪。
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分享我對拜登這番講話的思考,來擁有對此事的更加清醒理性的認識,而不必聽風就是雨,人云亦云。
我們知道拜登剛剛結束中東之行,這是一次恥辱之行。任何一個人都知道拜登去中東是去討油去了,美國油價屢屢衝破天花板,但是美國在2019年6月曾經首次超越沙特成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2021年拜登上台後三個月就用氣候危機行政令扼殺美國石油產業,捧着金飯碗去要飯,這是恥辱一;你要是真誠的去討油也就罷了,臨行卻信誓旦旦說此行不為了石油,還要佔據一個道德制高點,但是到了現場,就徹底演砸了。怎麼回事呢?
拜登在2020總統大選的時候就說,只要他當了總統就要宣布沙特為賤民國家,也就是說要世界拋棄沙特,還說要公布記者卡舒吉被殺的真相。卡舒吉這個事情相對比較複雜,我試著簡單說清楚。因為會有觀點認為,卡舒吉作為《華盛頓郵報》記者被殺,一定要公布真相於天下,要個公道。這說法對不對呢?當然對。但是卡舒吉並不是一個普通記者。

卡舒吉出身豪門,家族與沙特老國王私交甚歡,卡舒吉爺爺還有個特殊身份,國王御醫,因此獲得最高信任,和王室的諸多秘密。卡舒吉本人與基地組織頭目拉登交往甚密。現在的王儲薩勒曼掌握實權後,開始一系列剝奪王室其他成員特權的改革,而掌握王室秘密的卡舒吉成了被打壓的王室其他成員對外爆料的渠道,因此得罪了薩勒曼,最後被追殺,在土耳其被肢解殘酷殺害。這個事情在土耳其發生,處理不好中東就會大亂。
川普當時執政,採取的辦法就是用媒體曝光,但美國官方冷處理不表態,安撫土耳其,同時薩勒曼也心懷感激,給面子了么。川普任內在中東取得了從未有過的和平成就,也幫助以色列打開了外交局面,而美國也解決了國會早就定下來的,可繼任總統沒有膽識做的事情,就是把美國大使館遷往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這是需要中東各方面都能夠支持和容忍的重大政治行動。但是卡舒吉掛了個名義記者的《華盛頓郵報》是左派大本營,當然要藉此全力反擊川普,而拜登也因此在大選中承諾要將卡舒吉案公開。
拜登的確做到了,上台後公布了這個案件。雖然政治正確了,但是失去了中東最有影響力的沙特王室的敬重;另外也是尷尬,你公布了案件,你怎麼處理呢?追討兇嫌去沙特抓人么?還是經濟制裁?自己把石油生產斷了、又跟沙特鬧僵,不是斷了自己生路么?哪怕白宮整個政策面的嚴重失策,如果外交場合拜登能夠有些迴旋,恐怕事情也不至於更糟,因為沙特畢竟是石油美元政策制定下來後最忠實的跟隨者,半個世紀如此。
但是誰曾想,拜登竟然當著王儲,也就是卡舒吉案件的幕後策劃者薩勒曼的面提起卡舒吉來了。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么? 換來的是什麼?薩勒曼穿着一雙大拖鞋來會見拜登,然後沙特官員說沙特同意增產石油,從現在的一天1000萬桶,提高到1300萬桶。先別高興,什麼時候實現?2026年!也就是美國下一任總統進白宮候才實現。從大拖鞋對個人的侮辱,到2026年實現增產對美國國家現狀的羞辱,拜登都嚐到了。
還有第三個恥辱,這恐怕會帶來更加久遠的對美國和西方整體價值觀和地緣政治的傷害。是什麼呢?沙特和俄羅斯這兩國,因為前蘇聯的核潛艇和洲際導彈,那個錢都哪兒來的?靠的就是石油。沙特只要增產,就是拆蘇聯的台,今天的沙特俄羅斯也有着同樣的背景,但是就這樣天生不對付的冤家,卻因為美國外交方向的極端錯誤,沙特王室代表已經表示,與俄羅斯的關係從來沒有如此密切。道理很簡單,只要不答應美國增產,石油價格就不會下來,那麼俄羅斯的油就可以賣更高的價錢,就可以獲得更多對烏克蘭戰爭的資本。就這一點,普京就能夠迅速成為沙特王室的好朋友!
《華爾街日報》今天(7月21日)發表評論,聲稱拜登會見沙特的時候,正好是沙特倒向俄羅斯的時刻。沙特的這種傾向,即將破壞華盛頓和利雅得之間半個世紀的石油換安全的安排,這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華爾街日報》的最新評論並沒有得到白宮方面的答覆,但是這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國際政治的朋友們留心,也值得我們關注中國前途的朋友們留心,因為沙特最近與中共走的異常緊,沙特主導的海灣委員會甚至表示贊同中共在新疆對待穆斯林的方式。
我們可以大膽地再往下想一步,一旦中共對台開戰,無可避免地會遭受國際社會的制裁,但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石油的供給還繼續保持的話,西方將陷入巨大的被動當中。反過來想也成立,那就是歐佩克國家表達了不願與西方站隊,願意無條件保持給中共提供石油,是不是也會成為中共冒險武力侵台的助燃劑呢?
還有就是伊朗問題,目前普遍認為,美國現在不具備控制伊朗的能力,而川普時期,伊朗問題交給以色列全權處理就行了,伊朗如果要做亂,以色列的F35和導彈就已經解決問題,並大搖大擺地從俄羅斯的S400防空系統前面招搖過市,鳴金收兵了。而現在呢,伊朗已經要加入“金磚五國”了,要加入國際組織了。
對習拜會和佩洛西訪台之四點分析
為什麼要說這個背景呢?除了此行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中共的利好之外,我主要想跟大家說,目前白宮的整個國內經濟政策和國際關係的把握上,是非常糟糕的,是非常缺乏大局和長遠規劃的。那麼對待臺灣問題上,就會有巨大的戰略方向錯失。因此判斷對台海形勢的美國關鍵因素,絕不能被白宮單方面政策所左右,甚至拜登本人的言論都要謹慎坦然對待。
首先,習拜會談過去的幾次記錄來看,美國方面根本沒有把明確的政策說清楚,反而“一中政策”的重複強調,總被中共方面拿了去欺騙大陸民眾拿了去嘲笑臺灣民眾;每一次會談都成了習近平的演講台,因為拜登每次都明確說美國無意改變中共的政治體制,而中共方面卻每次都要教訓美國必須轉變,回到中共喜歡的政策軌道上來。

因此,習拜會談只能是拜登本人喜愛的一場大國領袖秀,這一點跟習近平高度一致。拜登親口說的么:我作為美國總統,就是要講民主的,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拜登依然稱呼習近平為國家主席,而我們都知道習近平在國內叫做總書記,就是一黨天下,對國際上翻譯成president總統,似乎表現出與民主國家總統一樣都是民選出來的。
2020年,美國國會就有提案,對習近平稱呼中共領導(head of CCP), 或者稱呼secretary Xi 習總書記。不能總拿着president叫喚,喊多了,很多糊塗的官員真的把他當成人民的選擇了。
所以,認識不清,連對手要消滅你的底都沒摸清,怎麼會有好的會談結果?認知不清,當然也就不可能有明確的行動方案;當然也就搞不懂自己這番通話重要,還是佩洛西訪台的政治姿態更加重要了。
其次,習拜會談的時間點,顯然拜登所求不多,白宮已經說了,關於中國商品關稅問題不是主要話題。那麼關於俄烏戰爭和其它全球問題,中共只要本質不變、體制不變,是不會有任何變化的。拜登想通過這番通話樹立自己對中國的影響力,肯定是白搭了。
但是,習近平需求的會更多,他也不需要談什麼,只要拜登把電話拿起來,習近平就贏了。正如給歐洲領袖的邀請函一樣,你只要接了,你就是在給習近平所謂國際領袖的地位背書,就是在給他二十大連任提供合法性的國際認可。歐洲領袖不是看得很清楚么,只要接受邀請去北京,就是去給“拿破崙三世”的加冕典禮行覲見禮,就等於承認習近平成為“共和國的皇帝”。

拜登只要拿起電話,國內就知道習總書記又給美國“指明方向”了。
中美關係是中共最高階層最關注的問題,中美關係只要表現出來是穩定的,習近平就能加分。如果拜登公開表達拒絕與習近平通話,就跟歐洲領袖拒絕邀請一樣,會是讓中共內部發生變化的重要舉動。可惜拜登做了那麼多年的外交委員會主席,就跟他搞砸了中東之行一樣,錯過簡單而有效制約中共的機會。
第三,白宮和民主黨內各方勢力顯然溝通不暢,或者說支配白宮政策的和國會民主黨人的路數已經不一樣了。就連左翼媒體NBC做的調查都指出拜登的支持率只有39%,而多達75%的美國人認為國家正在朝錯誤的方向發展。

中期選舉民主黨顯然有更多的候選人願意與拜登當下的政策做切割,免得被連累。
這次拜登對佩洛西訪台說了:我不知道佩洛西訪問臺灣的狀況如何。佩洛西今天表達繼續展現對臺灣的支持很重要,而對拜登言論,佩洛西說:沒看到,沒聽到總統怎麼說的。對於臺灣問題的政策,抗共援台在美國朝野已經是一個大趨勢,儘管很多議題上共和、民主兩黨分歧很大,唯獨臺灣問題上的堅守馳援,不斷強化合作,提高臺灣政治軍事地位方面,兩黨是共通的。
第四,回到細節上,拜登20號在現場準確表達:是,我認為,軍方認為此時訪台不是好主意。這是拜登的一個理解,而不是美國軍方的正式表態,也許是某個軍方幕僚的個人意見。
要知道,美國軍方,是絕對不能介入政治的,怎麼可能對議長的訪問提出不同意見,這是違反憲法的。而拜登這樣的表達,確實也很不得體,等於把軍方置於尷尬之地。根據佩洛西的反應,她說:軍方或許擔憂飛機會被中方擊落之類。再根據中共媒體,包括胡錫進的關於讓中共軍機“伴飛”進入台灣的說法,且大小媒體多有轉載,美方容易產生這是中共官方的一個安排,因此會有此慮。
我之前的節目正好分析過這個話題,這就看美國軍方的危機處理模式了,如果佩洛西決定成行,美國軍方能做的就是全力護航,那麼美台軍事合作將邁出實質性一步,美軍軍機將直接進入臺灣領空,美軍相當力量的水面艦艇部隊也會靠前部署。
這是對拜登這一番講話的剖析。美國軍方只會提出安全考量,絕不會顯示軟弱。正相反,我們看實際情況,在中共提出“臺灣海峽不是國際海域是內海”之後,昨天美國「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穿越台灣海峽。而中方能做的只是宣稱全程高度戒備。
中共的底線思維與美國的危機管理之區別
關於佩洛西訪台會不會超越中共底線,和很多西方政客小心翼翼地避免中共底線問題,我想跟大家探討一下。
自從中共十八大以後,底線思維的說法越來越多,法制、教育、文化、黨政建設都講底線,更多的就是國際關係、臺灣問題,底線多如牛毛。為什麼多起來了呢?
首先,底線思維來自弱者而不是強者,這是大家要看清的關鍵點,規避吃虧,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政策。中共黨史文獻研究院關於底線思維的報告中寫的很清楚,就是憂患意識,最壞局面下在思想、物資、行動上做好充足準備。底線思維的潛台詞就是:你別過來,你再過來我就給你來個魚死網破、同歸於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眾多粉紅甚至中共軍師們,一說就是動用核武器,什麼東京灣來一個氫彈,都是那種同歸於盡的末日念頭,這就是底線思維。
其次,習近平上台後頻繁提出底線思維,就是明知中國真實國力並不如人,卻依然要超限戰、彎道超車,着急當世界老大,於是就不斷主動提高聲調,用威懾手段逼迫對手讓步。所以給自己設置底線的真實目的是給對手設置紅線,告訴對手你只要一過節,我就跟你拼了。實質上,你要是比對手強,就會跟對手說,你過了紅線,我教訓你;而不會說,我沒有退路了,我要跟你拼了。
第三,中共愛說底線思維,西方基本沒有這個說法,更多用的是危機管理。底線思維,因為動的念頭是拚命,所以具體的解決方案並不多。光是空洞的叫喚,如果不如對手,不斷地設置底線,就等於不斷的暴露底牌,給予對方挑戰逼迫自己去到一個更加不利的地位上。
而只有實力超越對手,才會設置紅線作為一種最後真實的威懾,這就是危機管理的一部分,除了了解危機具體所在,更重要的是解決危機,減緩危機的到來,或降低危機的程度。比如在中美衝突臨界點上,美方非常強調的就是建立高層對話機制,建立戰區對話機制,這就是避免衝突的危機管理。美軍的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實際上就是危機管理的一個方案,觸碰你的底線,不論任何的應激反應都在管理方案選項中。
而中共這邊,因為沒有實質的戰力,只能是不斷自己打臉、不斷退縮。這就是中共愛說的底線思維和美國的危機管理的區別。
但這裡面要告訴那些極端思維者,我在《歷史上的今天》節目中講過一位人物,民國時期的大外交家顧維鈞,他就極其反對這種底線思維,你動不動就要拚命,有沒有想過,是誰讓你拚命呀?國家不是為了保護國民么,怎麼要你去拚命呢?顧維鈞說:當辦理重要交涉時,唯一影響你的考慮的,應當是民族利益而不是黨派和政治利益,更不應考慮個人政治上的得失,否則,就是為實現政治野心犧牲民族利益。永遠記住:國家是不能玉碎的,民族更玉碎不得。
歡迎觀看本期完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