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官員急於穩定外資
兩個月的封城使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形象嚴重受損,無數外籍人士離開上海。外國企業警告說他們正在重新考慮投資計劃。
據路透報導,上海市的官員正試圖通過與外資企業舉行會議、放寬對外國僱員入境限制等措施,恢復跨國企業對上海失去的信心。
上海官方媒體《解放日報》消息稱,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將按照美國、歐洲、日韓、台港澳等重點投資國別(地區)和汽車、外貿、商貿、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領域,集中召開20場政企溝通圓桌會議,以期恢復且穩固外資投資上海的信心。
據悉,上海市政府已經連續召開兩場外資企業視頻圓桌會議。第一場圓桌會議是美資企業專場,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和卡博特、聯邦快遞、泰科電子、寶潔、強生、百事等6家美資企業高管參加。第二場圓桌會議安排汽車企業專場,特斯拉、上汽大眾、通用、福特、采埃孚、佛吉亞等6家外資車企高管參加。
歐洲商會6月7日表示,該商會在與上海市副市長共同出席的一次會議上獲悉,上海將不再要求因工作返回上海的外國人及其家屬提供官方邀請函(PU Letter)。這一變化消除了阻礙外籍工作者返回上海過程中的一個巨大障礙。
中共自2020年3月28日施行“外國人臨時閉關政策”後,在中共駐海外使領館申請簽證的外國人必須提供由上海市政府外事辦簽發的邀請函。
據很多外資企業透露,獲得邀請函十分困難,等待時間漫長,對企業聘用外籍員工形成相當大的阻礙。
中國歐盟商業主席怒懟:“世界不會等着中國收拾完這個爛攤子”
對於上海方面的舉措,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隨着其他競爭對手市場的開放並試圖將外資企業從中國吸引到他們的市場之際,清零政策不僅削弱了上海的吸引力,而且削弱了整個中國的吸引力。
他說:“世界不會等着中國收拾完這個爛攤子的。”
中共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在6月8日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也承認:“現在外貿還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包括國際國內一些因素衝擊,外貿企業也遇到生產經營方面的困難,可以說保穩定還面臨不少壓力。”
今年5月初,惠譽評級將對中國2022年GDP的增長預測從之前的4.8%下調至4.3%。
惠譽評級發布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疫情封控措施對經濟活動造成的溢出效應在3月份開始凸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3.5%,是自2020年中以來的首次同比下滑。部分業態的跌幅甚至更為嚴重;例如,餐飲業同比大幅下挫15.6%。此外,由於防疫及流動控制措施擾亂了國內供應鏈秩序和勞動力供給,包括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其他領域的經濟活動也明顯減速”。
報告預計,中共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可能將持續至2023年,如果封控措施未能迅速遏制新一輪疫情爆發,或者放鬆限制的時間表被推遲,經濟增長預測仍將面臨下行風險。
周二(6月7日),世界銀行報告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21年的8.1%降至4.3%。
中共在今年兩會上,把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於5.5%。但是從清零政策對前兩季度中國經濟造成的嚴重負面影響來看,這一目標變得難以實現。彭博引述一些經濟學家做出的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4.5%,在以防疫為優先的情況下,今年可能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幅錯過經濟增長目標。前不久,彭博發表文章稱,中共清零政策會導致美國2022年的GDP增長超過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