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的坦克、裝甲車,還有後勤輜重車輛,都用白油漆噴上了一個字母Z。它到底有怎樣的含義?參戰的俄軍裝甲部隊的坦克、裝甲車上經常會在一側綁有一根長木頭。為什麼呢?如何解讀歐盟決定不對烏克蘭入盟做加急特批?美國和歐洲盟友將中止俄羅斯最惠國待遇意味著什麼?
自媒體視頻人江峰先生在新一期《江峰漫談》節目裡,分享了他對以上問題的獨到解讀。
俄軍的軍用車輛上的字母Z有怎樣的含義
我在一期節目裡談到俄國坦克、裝甲車和後勤輜重車輛都用白油漆噴上了一個字母Z,它到底有怎樣的含義。直到今天,甚至包括俄羅斯自己的媒體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都在猜。

我當時給出了我的分析,先確定Z它不是俄文的西里爾字母,所以它不會直接與俄羅斯文化背景的政治口號有關係。但從軍事演習和行動編號來說,用拉丁字母是一個慣例。俄國軍隊在俄烏邊境上一直在進行演習,每次演習都可以用代號A或者C,那麼把其中的某次演習命名為代號Z行動,最後變成真實的軍事行動,就會很自然而且很保密。對於參謀部來說,就是從柜子里拿出一套行動方案那麼自然,對於全體軍官和士兵來說也很保密,不容易確定這是一次演習還是一次入侵,直到他們的坦克炮塔被烏克蘭的一枚反坦克導彈掀開,爆炸與死亡同時降臨。
此外,字母Z在軍事指揮通訊上代表的是Flash最高處理級別,最快而且保密程度最高,經手的通訊資料一個小時就要銷毀。軍事通訊上讀作Zulu;Flash也有閃電戰的含義,Z也是拉丁字母表中最後一個字母,也暗示了普京心中的理想,這是最後一戰。
那麼今天呢,我想給大家揭開在這場戰爭中出現的另一個怪異現象的謎團。不少朋友們都注意到,在俄羅斯所謂參戰的裝甲部隊,其中的坦克、裝甲車,經常會在一側綁有一根長木頭。

怎麼回事兒?減緩敵方炮彈的打擊么?都是複合裝甲的時代了,別說穿甲彈了,就是一般炮彈一根木頭也扛不住呀?再說了,還給烏克蘭民防軍扔出來的莫洛托夫雞尾酒燃燒瓶提供助燃了。肯定不是這些目的,那麼它究竟幹什麼用的呢?坦克綁木頭反映出了俄羅斯軍隊怎樣的一個本質問題呢?
俄烏戰事向世界展現了一個事實:時代變了!
我們先談今天(3月11日)的最新戰況和國際動態分析。然後跟大家交代俄軍坦克綁木頭的問題。
烏俄戰事持續到今已經邁入第16天,俄軍希望看到的閃電戰顯然沒有實現。今天早些時候,俄羅斯電視台播放的畫面顯示,俄軍國防部長紹伊古跟普京彙報的時候,就跟所有我們熟悉的共產主義國家的將軍們對最高領袖匯報一樣,大喊“保證完成任務”。嘿嘿,朋友們可以問問身邊的老美,他們就沒有這種表達方式。
將軍見領袖,正常的模式是軍人告訴政治家們軍事計畫是什麼,達成的軍事目的是什麼,準備付出多少傷亡和物資損耗。這才是有職業素養的軍人面對自己的上級文職官員甚至更高的政治家領袖們應該有的一個對話方式。之所以有這麼一句“保證完成任務”,蘊含著深刻的含義,那就是可以看出這個社會是一個獨裁者專制社會,社會的管理是金字塔形的,即便重大如戰爭這樣的生死攸關的大事,也是由領袖做出決定、下達任務。那麼一個不懂軍事,甚至更危險的是,以為自己懂軍事可以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獨裁者,就會把整個國家置於最危險的境地。
紹伊古實現不了閃電戰,但是普京很有可能實現最後一戰,只不過這最後一戰,不是普京實現前蘇聯帝國的輝煌。作為前蘇聯核心支柱三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之一的烏克蘭決定走向西方的時候,普京已經輸掉了屬於他的最後一戰。普京幻想着即便沒有當年華約國家加上中共等社會主義國家組成的大陣營,但還是可以像1968年那樣,用特種傘兵控制首都,然後浩浩蕩蕩的坦克開進布拉格那樣,用一個特別行動來制服烏克蘭。
時代變了,今天的烏克蘭非但沒有內部親俄勢力配合扛着大旗迎接“解放”,一個喜劇演員出身的年輕總統竟然動員了全國抵抗,甚至感動了世界。不是普京天生就那麼壞,也不是澤連斯基天生就是民族拯救者,而是人民——如同美國《獨立宣言》所說,造物主賦予每個人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烏克蘭人民選擇了用改變社會制度的方式,徹底改變自己數十年的貪腐的政府。喜劇演員做總統怎麼了?一個敢於把自己的最可笑、最不堪的一面都展現出來的人,不是比那些用華麗口號騙人、私底下貪污腐敗的政客們更加可信么?烏克蘭人追求自由與幸福的本能,讓他們拿起武器,拒絕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再受俄羅斯失敗的制度和強大國家暴力機器的迫害。所以普京的最後一戰的勝利,應屬於烏克蘭人,甚至屬於俄羅斯人,他們終於可以用一次徹底的失敗,擺脫所謂的蘇聯政治遺產,實是政治遺毒的虛榮,學會平和地與自己的斯拉夫民族同胞相處,學會與世界相處。
時代變了,其實全世界也是在烏克蘭抵抗48小時後才意識到的。美國主動發起了史無前例的制裁,有一個非常主動的動機,那就是可以把白宮十三個月以來非常糟糕的執政表現的責任甩給普京。特別是昨天(3月10日)最新數據出來了,美國通脹率達到 7.9%,是40年來新高。拜登真不怕別人笑話,他指責,都是普京抬高了價格;並用美國人高漲的反戰熱情、捍衛正義的善良,指石油價格上漲、通貨膨脹,是自由的代價。
通常來說,美國與歐盟之間一貫存在利益衝突,盟友之間要讓大家都滿意也很不容易。但是這次俄烏戰爭,是過去70年以來,對歐洲和平的最大威脅,戰火燒到家門口了,不能還徘徊在德國汽車進口美國的關稅,以及是不是要增加美國出口歐盟產品的排碳稅,被俄羅斯這頭熊闖進屋子裡,罈罈罐罐就都會被打破。所以在戰爭威脅下,歐盟也展現了從未有過的協調行動。
停止戰爭已成為世界當下最重要的事務
我們看到這一切對戰場的直接影響。
3月10日雙方出現短暫停火,人道走廊正在維持,以方便平民撤離。俄軍從烏東、烏南兩個方向的進展都遠遠低於預料。要知道,烏東方向直接背靠俄羅斯最強大富饒的後方基地,頓巴斯地區過去8年戰火不斷,俄軍的軍事能力維繫得很好,居然也寸步難行;南部地區,有克里米亞半島的支撐,那裡有前蘇聯時期應付中東地區衝突和整個黑海艦隊給養的幾個龐大軍事基地,結果目前只確定控制了與克里米亞接壤的赫爾松地區。中央電視台說俄軍拿下南方最重要的城市奧德賽。然而奧德賽城裡出現的俄羅斯軍隊,只有被俘的俄國陸軍,和被打下來的俄軍飛行員。
俄軍進攻首都基輔的進度備受關注。美國高級國防官員表示,俄軍在基輔外圍長達64公里的大型車隊,在過去24小時內,僅推進了5公里,估計距離市中心僅剩15公里的距離。
克里姆林宮發出無意推翻烏克蘭現政府的信號,這個消息曾令外界似乎看到和平的曙光,俄羅斯打不下去了;烏克蘭也放出放棄加入北約的意向;10號俄烏進行了第四次會談,由兩國外長直接對談,雖然沒有直接成果,但是俄方透露普京不反對與澤連斯基見面。

為此澤連斯基日前表示願意討論烏克蘭維持中立國的地位。這個政治姿態非常重要,給俄羅斯留下充足面子,會是促成撤軍的重要舉措。
朋友們會觀察到,今天最新消息出來了,歐盟放棄了給與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快速通道資格。也許馬上就有義憤填膺的人又要說了,這是西方政府的虛偽,這是再次拋棄烏克蘭。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想想啊:歐盟這個行動恰好是對第四輪外長會面表面無成果,實際上卻是雙方都願意退後一步做出的配合姿態。歐盟要是接受了烏克蘭,那麼普京要求烏克蘭中立的這個妥協條件就失去了,停戰就會被拖下去。歐盟只是說不搞加急特批,並沒有徹底否定烏克蘭的申請。完全可以等到俄軍撤軍,雙方人民和財產不至於受到戰火的塗炭,慢慢操作,最後烏克蘭加入歐盟甚至北約。俄羅斯最多提個抗議,責罵西方不守信用,但那個時候,普京是不是還沒有被那些因為自己財產被凍結而憤怒的“同志們”推翻都很難說了。
停止戰爭是當下世界最重要的事務。
戰爭的經濟重負俄羅斯政府根本無法承受
我還看到昨天到今天,有些觀察人士或軍事專家表達的不樂觀,認為普京有可能示弱,然後突然強攻拿下基輔。我對這個判斷很不以為然。普京要能拿下基輔早就拿下了,近二十萬大軍放在寒冷的第聶伯河大平原,每天的戰爭損耗數億美元計算。俄羅斯現在不是軍力不夠,是財力不足,入侵烏克蘭使俄羅斯瀕臨國家破產,利率翻了一番,股市不開,盧布每天都在跳水。保守估計俄羅斯經濟明年萎縮7%~15%之間,而戰爭前的預測竟然是 2% 的增長。這樣的下跌將比1998年俄羅斯股市崩盤更巨大。
戰爭前期僅僅因大量人員傷亡,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就已經根據模式計算出來俄羅斯損失40億美元,社會傷害和家人的精神損傷還無法確定。而烏克蘭每天在用幾萬最多十幾萬的單兵武器,摧毀俄軍動輒幾百萬甚至數千萬的現代化武器。俄軍每個月後勤開支都在40億美元。這是一個財政收入3000億美元的俄羅斯政府根本無法承受的。
普京指望的中共已自顧不暇,國際促停戰持續保持強大壓力
此外,拜登政府今天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及歐盟一起,計畫剝奪俄羅斯的最惠國待遇,這將為提高俄羅斯進口商品關稅鋪平道路,會進一步加大俄羅斯的經濟壓力。
當然,從這些制裁措施我們可以看到,世界本來是可以為避免更大的滲透要挾甚至戰爭傷害,而忍受格局變動帶來的損失。這一點對我們觀察中共的反應非常有幫助。最惠國待遇取消,不僅僅是關稅這樣的表面壁壘,意味着國際將你排斥出遊戲之外,你將變成孤島。中國的科技和製造商已經拒絕為俄羅斯提供零部件,這種在現實中的操作,與王毅外交部說的“中俄合作無上限、無禁區”是完全相反的,可以說就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的國家級表現。
普京夢想的中共能夠在石油採購上給予俄羅斯的外匯支持,很有可能因為美國的二級制裁,讓中共投鼠忌器不得不終止合同。畢竟30年幾千億的石油合同,與每年六萬億的外貿體量沒法比呀。中共就算只算政治賬,下面的企業也受不了啊。中國企業大量兩頭在外,現在已經有荷蘭、德國的銀行因為中國企業在歐洲採購關鍵零部件用於生產銷售給俄羅斯的工業產品,而中止了中國企業的結算。這種來自全球金融系統對中國企業的恐慌性截斷,是在具體的金融制裁措施都沒有展開之前,就已經實施了。你說中國企業能不害怕、能不受影響么?再說,這次對俄羅斯的制裁,包括對其國家杜馬,也就是相當於對人大代表,還有金融寡頭的海外資產的凍結,下手之狠,讓中共是大驚失色。英國竟然還出台法案,禁止被凍結資產的俄國寡頭上訴。這些都讓中共權貴怕得要死。
《路透社》報導,近日普京在政府內部會議說,許多國家已經為了求生存,彎著脊樑並20次做出自己的主權決定。這是明顯不滿北京的態度。而人大會議上也有傳言說,部分代表不滿中共宣傳一邊倒向俄國的做法,這顯然是對習近平堅持的“集中統一領導”、一人決策模式的嚴峻挑戰信號。
今天俄烏戰爭的主要動態和國際上的情況跟大家做了以上分析,一句話:普京的“好友”中共自顧不暇,國際間配合滿足停戰撤軍的條件同時保持強大壓力,普京的最後一戰結果快出來了。
為什麼俄軍坦克、裝甲車一側帶有一根長木頭?
回到開篇的話題,為什麼俄羅斯參戰的裝甲部隊中的坦克、裝甲車,經常會在一側綁有一根長木頭。怎麼回事兒呢?
在基輔所處的第聶伯河平原,春天,也就是現在,正好是凍土融化的季節。你看俄軍坦克為什麼排成一條長隊在公路上走啊,首先是它依然有制空權,至少這條主攻路線上是不擔心被烏克蘭空中打擊的;其次是它的後勤供給很難上來,車隊把道路都堵得滿滿的,前面車沒油停了,後面的油罐車乾瞪眼,慢慢往前挪,這就是這隻龐大的車隊為什麼無法形成攻擊力的主要原因;第三,就是咱們說到的原因了,為什麼它不散開隊形,因為離開公路,旁邊的田野里全是厚厚的淤泥。
大家知道坦克和重裝裝甲車,自重都是幾十噸,一旦陷入泥沼之中,是很難脫身的。有開車經驗的朋友會知道,在輪胎下面壓一塊木板,會很實用地解決這個問題。俄軍坦克和裝甲車旁邊綁上這條大木頭,就是在坦克陷入泥濘的時候,可以把木頭放在履帶前方,履帶一轉,木頭一頂,車輛多數時候就可以挪出來一點。當然了,這只是救急的辦法,你要靠着這根大木頭向基輔前進,就不現實了。
美國軍隊為什麼不綁一根木頭?
那麼,這個現象給我們帶來什麼思考呢?這個大木棍在二戰期間就已經被綁在坦克車上了,那個時候綁是蘇聯紅軍的智慧,你現在還綁,就有問題了。現代武器,如果沒有現代化的軍事系統配合,大打折扣,別說是T72, 就算是更先進的T90、T14也會陷進去,美國的阿布拉姆斯坦克也會陷進去,因為坦克越安全,鋼板越厚,就會越重。
但是美國人為什麼不綁一條木頭呢?因為美軍機械化部隊當中,配備相當比例的拖拽牽引坦克,M88A1型,使用了更大扭矩的發動機利於牽引,新的液壓泵讓發動機故障時仍能運作絞車;因為不執行作戰任務,所以可以擴大油箱容量增加行程,來回託運,跑運輸。

美國新的型號產量超過2000輛,而美軍目前有8000輛新型改裝M1,差不多每4輛戰鬥車輛就配一輛牽引服務車輛。這麼高的配備比例,美軍當然沒有必要去砍木頭了呀。
當然你還要問,萬一美軍也到了第聶伯河平原這樣的泥濘戰場怎麼辦?我們先拋開空中支援要讓地面打擊力量延展的因素,早在二戰期間諾曼底登陸的時候,美軍就已經採用大型牽引橋,讓坦克平穩地越過海邊灘涂。它就是一條條的金屬塊,加上履帶鏈接卡槽。當然它不能夠實現大橫面的進攻,只能是開一條小路,一輛接着一輛地穿過特定路段。至少不會像俄軍那樣停在基輔北面,尷尬地讓全世界笑話。
當然你又要問了,俄軍、中共軍隊也有類似設備呀。對,是有,但是中俄軍隊都強調炮兵,特別是火箭炮。這些美軍較少。因此俄軍和中共軍隊就要為這種炮兵主宰戰場的軍事思想搭建系統,就會比美軍佔用更多的後勤資源為火箭炮和炮兵服務。
我們說的牽引橋,那都是需要大量車輛承載的。機動火力就差了很多。你看金正恩威脅南韓,動不動那個平壤電視台的老播音員慷慨地嚇唬人:十萬大炮的火海燒毀漢城。實際上你把炮拉出來,裝彈,你就已經被團滅了。同樣,中共專家們經常喊多少個小時拿下臺灣,都是講什麼導彈碾壓,但是從來就沒有人跟你算過,共軍要用多少大型運輸艦才能運送足夠的坦克登陸,還得必須是重型坦克,因為你要抗打呀,那麼你有多少牽引車、有多少輜重卡車運輸牽引橋過來呢?畢竟你要登陸,就要跨越泥濘的。
當然了,共軍一向要大喊口號的,什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受苦還好說,但是面對死亡呢?共產黨的口號下去賣命的願望,能比得上自由的臺灣人民捍衛自己和子孫後代幸福的意志么?
======
還有個軍事題材的節目,就是我對烏克蘭火箭炮打俄軍先進隱形軍艦的事兒,周末會在《江峰視界》頻道發布;週末我跟方偉的《周末早茶》節目依然會等著大家,聊聊戰爭怎麼打起來的,聊聊美國和中國的油價。不見不散喲。
歡迎觀看本期完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