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羅賓·克魯曼(Paul Robin Krugman)指出,北京受到四個問題的局限,無法幫助俄羅斯提振經濟。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中列出了四個要點:
首先,北京政府無法提供俄羅斯必須的一些產品, 比如, 西方製造的飛機零部件和高端的半導體芯片。
第二點, 雖然北京沒有加入制裁, 但是它的經濟全面依賴世界其他經濟體。這就意味著中國的銀行和其他企業,可能會為了保障自己的業務不受影響,降低與俄羅斯打交道的程度,它們擔心失去更重要的國際市場,或者招致外界監管打擊,導致業務停擺。
第三點, 中俄雖然有共同的邊界,但是,兩國的經濟發達地區有遙遠的距離。俄羅斯的大部分經濟活動位於烏拉爾山脈西部,而中國的經濟活動位於東海岸附近,北京和莫斯科有超過5600公里遠,這大幅度降低了兩國經濟合作的成效。
第四點,中俄兩國的巨大差距將是雙方無法合作的關鍵。北京政府長期以來做爲世界工廠,謀取了巨大經濟利益。而俄羅斯的經濟狀況遠遠落後於中國,但是普京政府絕對不會甘心於受到北京的任何制約,這導致兩國的關係充滿了不穩定。
克魯曼預計,由於受到制裁,俄羅斯未來可能會缺乏經濟運行所需的大量關鍵產品,如果飛機的零配件進口和維修受阻,俄羅斯的國內航空活動會被迅速削弱。而中俄雙方運輸貨物的合作方法會更加有限,可能會通過2條超負荷運轉的長途鐵路線進行運輸,無論是效率還是能力都會極其低下。
另一方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還在進一步地吞噬著中國的歐洲市場。當局的炮火猛攻全面終止了烏克蘭敖德薩等港口的貿易活動,黑海的一帶一路項目也全面被武力襲擊打亂。
華盛頓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的分析師赫斯卡(Alla Hurska)評論説,近幾年俄羅斯的多次武力襲擊都讓北京的經濟活動陷入困境。而俄烏戰爭可能會進一步打亂中國在烏克蘭的經濟活動。